第七期“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于2022年1月8日圆满举办。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符传丰博士分享《新加坡华文教学的新方向与思考》。讲座中,符院长首先介绍新加坡双语教育的背景以及近年来新加坡社会变迁与家庭用语的改变,对多元的华文课程及教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接着,符院长从五方面对华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着力点提出了建议。一,以学习建构为中心,强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二,以交际沟通为目的,希望学生乐学善用华文华语;三,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轴强调先听说后读写的教学方式;四,运用资讯科技进行教学,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并通过新加坡线上教学的四大原则展开讨论;五,处理好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华文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家庭用语以及学习能力,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并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从而爱上华文。
符院长的分享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为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启迪。部分学习心得展示如下:
我的华文教学与思考:以“新加坡线上教学法四要素”为切入点
参加第七期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学习心得
-阿尔及利亚奥兰大学李超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活动,首先感谢活动组织方的辛苦付出,结合第七期符传丰博士的讲座《新加坡华文教学新方向与新思考》内容,我从“新加坡线上教学法四要素”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建构一致性:考教结合
建构一致性指教学与评估要一致,教学活动要与结业考试评估具有一致性。结业考试题目类型主要参考HKS好HSKK,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教学活动根据结业考试题目类型进行逆向设计,确保所有教学活动的教学成果均有固定的题目类型进行教学评估。建构一致性使得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都有了清晰的目标,教师教学有法,学生学习得法。下面以汉字书写教学为例:
汉字书写题,汉字书写是汉字教学的难点,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达到默写汉字的水平,为了达到此目标,需要一些教学“支架”,例如: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形旁和声旁)等概念。汉字书写需要长时间练习,因此在学生掌握HSK1之后,即可迅速进行汉字书写教学,引入汉字书写的相关概念。结业考试题型主要有默写汉字(根据拼音提示)、汉字笔顺及笔画名称、汉字偏旁部首的识别以及其名称、意义。汉字教学也主要围绕以上各要素展开,HSK2-3主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对容易混淆的笔画通过笔画名称及书写演示进行区分;常用独体字能按照正确笔顺达到默写水平;掌握常用形旁的名称及意义,能够在合体字中识别出形旁,学会用形旁来总结归纳汉字。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获得感
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上保持教学连续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可理解的输入。
在教学内容上,要严格按照HSK各级别考试大纲的词汇要求来设计教学,每个级别的新词和旧词新意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遇到新词与旧词有易混淆时,例如:同音词、同义词、同语素词,要及时进行对比分析,预防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
可理解输入才是有效的教学过程,教师的语法讲解更多的是举出一些合适的例子,让学生在例子中领悟其内涵,可以适当用英语进行解释说明,但是切记用大量英语进行解释。另外如果在语法教学中能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图片语言、动画等形象手段辅助说明,则更是锦上添花,例如:趋向动词、把字句等。汉字教学中,如果遇到能够结构的汉字,我就会花时间给学生解释解释,例如:“家”“教”等用甲骨文来结构说明其本意,这对学生理解并记忆汉字及相关词语有很大的益处。
三、积极学习过程和学生互动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部分,生动的课堂需要师生共同营造。积极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则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密切结合学生的语言实际水平,遵循“i+1”原则,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任务的难易度上要有阶梯,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获得感。
语言课的互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利用一切机会组织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开口度,或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互动形式可以是问答,也可以是说做。教师可以在教室中不断走动,关注每个学生参与互动的情况,并随机提问请学生回答。
下面介绍两个既具有良好互动性且可以有效考察学生语言创造性运用的课堂活动形式:
(一)看图造句题(有提示词),要求学生使用提示词来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属于半开放题目,留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能有效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此题也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汉语口语表达水平。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除使用提示词之外,多使用新学习的新词和语法结构,否则即使所造句子准确无误,在评分上也无法拿到满分。
(二)汉英句子互译题,属于应用性较强的题目,追求翻译的准确和恰当。在汉语翻译成英语的句子选择上,句子结构可以复杂些,翻译出的英语只要从大意上没有偏离即可,对学生英语时态、单词拼写等英语知识的准确性可以适当放低要求。在英语翻译为汉语的句子选择上,句子结构要尽量简单些,若结构较复杂,建议提示一下语法结构。
四、科技的主要应用
语言教学一直走在使用科技的前沿,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应用实例:
(一)微信等即时社交软件是课外语言互动交流的主要平台,人与人可以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发文字、发语音、发图片等。曾在学生群中,和学生一起玩儿词语接龙游戏,感觉互动效果非常好,学生玩儿的也很尽兴。
(二)视频配音是配音者与视频中某个角色的对话互动,配音者不仅仅是模仿原配音角色的言行举止,而是可以由自己的创造性配音,进而产生新的视听效果。
(三)在线考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卷并提交,系统可以自动评分(客观题),主观题需要人工评分,这种科技手段使得教师可以对学生各题目答题情况进行量化分析,进而了解学情,改进教学。
(四)口语考试录音,类似于HSKK考试,题目有听后跟读题、问答题、看图说话题、听后复述题等,考生的声音将被录音,然后人工进行批改给分,使得口语考试的分数能真实反映考生的水平。据此,汉语课可以通过录音与学生一起听录音来纠正发音。
(五)短视频制作,将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对话情景剧,学生集体制作短视频,在课堂上进行展播,由老师来评分。
结语
再次感谢“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活动组织方的辛苦付出,通过参与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汉语教学进行了不断的反思,我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后续的交流互动。
我的华文教学与思考
参加第七期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学习心得
-李精英
新加坡实行英语+各族母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的双语政策,这也是新加坡自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基石。其中新加坡以英语为第一语言,不仅有利于各族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有利于创造国际贸易的营商环境,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新加坡鼓励各族发展自身的语言与文化,平等对待各族的语言与文化,全力打造一个多语言、多文化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对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有了新方向与思考:
首先,在《乐学善用--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2010)中曾指出,母语教学主要有三大目的--沟通、文化与联系。其中沟通指的是以英语和母语与人沟通,保持竞争优势;在另一方面学习母语是传承亚洲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更重要的是,掌握母语和本区域乃至世界各地相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社群建立联系。要达到这三个目的,就必须使下一代成为母语使用者,并乐于使用母语,使母语成为下一代国民的的生活语言--“乐学善用”。
那么,如何落实“乐学善用”的精神呢?首先在课程层面,我们要调整课程结构,以满足不同背景和能力学习者的需求,实施灵活的课程分流,发挥校本课程应有的功能。具体来说,在课程层面,之前的华文课程根据相同的课程总目标规划不同年级和源流的课程,未考虑到学习者主观存在的语言能力和学习需要的差异性。其次,之前实行的是教育分流体制,而非课程分流体制。学生的华文水平基本由英语和整体学术能力所制约,而不是由个人华文能所决定。同时也只有修读高级华文的学生才能有机会接触到更高层次的语言和文化。而我们所提倡的实施灵活的课程分流则是允许学生根据个人能力、需要和意愿,选择适当的华文课程,并允许其根据学习表现更换课程。再者,实施"科目分流"机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语言案条件,选择适当的华文课程,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最后,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取其精华,以及具有现代意义的元素。
其次,在教学层面,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对生活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有效的语言学习必须“学以致用”,要把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通过在生活情境中的实际应用加以巩固。我们的华文教学更应该结合学生活情境,从生活中取材,创造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促使学生使用华文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培养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重视科技在教学中的作用,借助通讯技术促进华文教学,建立虚拟互动情境以及基于本土化华文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料库。
再者,从教材层面,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选择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需求与兴趣来编写差异化教材。教材里的题材是学生所熟悉的,语言是与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相匹配的。教材的内容尽可能采用真实性语料,做到学习材料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之间的距离“最小化”,做好语言学习和生活的有机衔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感受华语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
最后,在教学评估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素质,重视“形成性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潜在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华语。
总之,新加坡华文教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用语、背景和学习需求,在教学中以学习建构为中心,以实际沟通为目的,以技能训练为主轴,利用通讯技术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并处理好语言学习与文化的关系。同时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爱上华文。
我的华文教学与思考
参加第七期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学习心得
杨丽渲-泰新加坡国际学校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形势的启发下,让我们知道学习华文华语已经成为了加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掌握华文华语有助于个人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加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了社会共识。学习华文不仅仅是为了听说读写,也是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习俗礼仪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作为在海外教学的中文老师,我们“学习华语是我们的义务,教好华语是我们的责任”。苻博士指出母语教学的三大目的是:沟通、文化、联系。要达到这三个目标,就必须使下一代成为母语的使用者,乐于使用母语,使母语成为下一代国民的生活语言-乐于善学。我们在授课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语言背景是多元的特点,华文课堂是“差异课堂”,各个国家各个文化各个家庭情况的不同,学习华文的学生能力差异也是不同,在文化不同,语言背景不同,都在同样的课堂空间上课,给华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所以我们应该怎么差异教学呢?怎么样来使学生乐于善学?结合苻博士的讲座《新加坡华文教学-新方向与新思考》,我也收获很多。
一.课程层面(调整课程结构,满足不同背景和能力学生学习需要的结构方式)
在课程规划方面:实施灵活的课程分流。
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需要和意愿,选择适当的华文课程,并允许其根据学习表现,转换课程。实施“科目分流”,采纳“多纲多本”的发展模式。不同程度的孩子其培养目标和教学重点是不同的。
在实际教学的课堂中,我也有所体会,比如在教五官的主题中,华文能力强的孩子,培养目标是自己能说出句子,比如:我用眼睛看老师,我用耳朵听音乐;中等水平的学生培养目标就是可以灵活运用单词自己说出句子,比如:眼睛,我用眼睛看;在学习华文有困难的孩子培养目标就是能说出相应的单词即可。
二.教学层面(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教学活动方面:重视生活资源的有效取用。
语言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语言学习必须“学以致用”,在华文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资源,从生活中取材,创造真实的情景,促使学生使用华文华语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培养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实际授课中,老师要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学生能关注周围的事物,比如我们在教学水果蔬菜的主题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相应的名词,也可以让学生或者老师带真实的水果蔬菜在课堂,学生通过闻、看、摸等感受来学习,也可以准备超市买菜卖菜的情景,让学生实际感受和运用华文华语来表达,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充满信心地用华文沟通。
三.教材层面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需求和兴趣来编写教材。书中的题材应该是学生熟悉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能够应付的。教材对学生的实际意义是把握好语言的学习和生活的有机衔接。
在实际授课中,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教学教材内容,比如我们在教学交通车辆的主题中,有些名词:大吊车,铲土车,推土机等,一些难而且学生实际生活中不经常看见的名词,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更改。
四,教学评估层面(形成性评估)
老师要通过评价数据改进教学:通过对学习单元内容的考察,了解学生当下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未掌握情况的部分和原因;要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潜力。
所以在苻博士的讲座思考下,我们要使不同语言背景、能力和兴趣的学生要乐学华语,善用华语,我们必须要差异教学,允许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里发挥最大的长处,在自己的能力范围里做出最好的表现;我们要明白“乐学善用”的基本精神就是要通过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提供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机会,使下一代的学生乐于学习华语,善于适应母语。
我的华文教学与思考
参加第七期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学习心得
殷海霞-泰国董里第六政府学校
老师的讲座前前后后听了好几遍,觉得老师的每一点分享都很宝贵,真是受益匪浅意犹未尽,虽然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却让我们看到新加坡好几代人在华文教育上所做的努力,付出与投入,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国家在国家层面对华文教学上所做的努力,也看到了一批一心扑在教育上的教育工作者的赤子之心。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大家在世界的不同地方薪火相传,沟通分享,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文化。
老师的演讲分两个方向:新加坡近十年来的教学方向课程设置。第二点老师也分享了在多元种族的社会,华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哪几个方面。
首先老师讲了一下新加坡的大环境,语言的复杂性,
新加坡的双语政策 英语:
・三大种族的沟通语言,促进各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加强国民的凝聚力。
・创造有利于国际贸易的环境,吸引跨国投资,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
・和世界接轨,吸收最新的科技、经济、政治、商业信息。
《乐学善用一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2010)
内因
多元性的家庭语言特点(唯英、唯华、英华并用、英主华辅、华主英辅、友族、外族、大陆新移民……)双语家庭增加,华语仍在大多数华裔家庭中使用多数学生喜欢学习华语。
外因
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掌握多种语言是时代所需。国际语言教学趋势:语言学习更具实用性。
掌握语言的最有效方法: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
先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听说基础,然后才发展他们的读写能力。
新形势的启发:
学习华文华语成为加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全社会更理解学习华文的必要性。掌握华文华语有助个人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加强国际党争力,成为社会共识。
学习华文的阻力会逐渐减低,推动华文的力量逐渐凝聚。
华族的语言文化会通过教育、族群、社会,继续在新加坡发展。
新加坡变动中的社会语言环境
显著比例的华族家庭倾向以英语作为主要用语。华英双语并用的家庭比率正稳健增加。相当比例的华族家庭依然以华语作为主要的沟通语言。华文课堂已是“差异课堂”。
文化不同、语言背景相差甚大的各年齡层学生,都在同样的课堂空间上课,給华文课程与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华族家长的用语习惯,如能多以华语和孩子沟通,对孩子学习华文有很大的助益。
《乐学善用一母语检讨委员会报告书》强调沟通,文化,联系。因此华文课在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语言文化的认识。
母语教学的三大目的
要达致这三个目的,就必須使下一代成为母语的使用者。通过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提供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机会,使下一代的学生乐于学习母语,善于使用母语。终极目标:促使母语成为人们生活的语言,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下很自然地使用母语与人有效沟通。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华语言文化的兴趣与认识。
落实“乐学善用”精神的课程与教学思考
a) 1.课程层面a)课程规划方面:实施灵活的课程分流b)课程结构方面:发挥校本课程应有的功能。
调整课程结构,满足不同背景和能力学生学习需要的结构方式。实施灵活的课程分流。允许学生根据个人能力需要和意愿,选择适当的华文课程,并允许其根据学习表现,转换课程。科目分流:以学生在华文上所达到的水平作为科目分流的考量,考虑采纳“多纲多本”的发展模式。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 培养目标:以华文华语做有效的沟通,阅读一般读物和本地华文报章对中华文化有足够的认识,
教学重点:加强口语能力,广泛阅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重视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大众媒体的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华文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介绍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简单的中英互译、常用文体的写作(包括实用文)。
课程结构方面:发挥校本课程应有的功能“文化”和“联系”涉及中华文化的范畴。校本课程的课时,系统性地介绍中华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和有现代意义的元素。中央课程,校本课程,保证国民的基本教育水平·促进国民潜能的发展传授国民必备的生活知识与技发挥个人的专长能发展国民的个性,培养国民的共性,由学校本身或校群,利用校内由官方设立的主管教育的部门与校外的资源,在前线教师的统一编写教学材料主导下,根据各所学校学生的主客观条件,編写教学材料。
2.教学层面
a)教学活动:重视生活资源的有取用
・当代的语言教学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语言学习必须“学以致用”,要把课堂上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通过在生活情境中的实际应用加以巩固与华文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资源,从生活中取材,创造真实或半真实的情境,促使学生使用华文华语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培养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
重视生活资源的有效取用结合生活学习语言:激发好奇心,关注周围的事物。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华文华语表达想法、发展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充满信心地使用华语与人沟通,促进自学能力的发展。
b)教学手段:正视资讯技术的促进作用借助资讯技术加强华文教学。
新加坡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便有计划、有規模地推动教育资讯技术在教学上的有效使用,发布了四期的教育资讯科技发展总蓝图:教育资讯技术已经全面走进学校,渗透入各个年级的各个科目。
2007年公布“智慧国2015”资讯通讯科技发展蓝图:资讯网络将覆盖全国90%的机构与家庭;利用资讯技术将课内所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发布教育技术计划(EdTech)更自主性、个性化、联系性、以人为本的特点.举例:1.学习的层面:巩固笔画笔顺,自我诊断与改进华语发音学习成语和生活语汇加网络广播站,有声在线翻译,2.教学的层面:提供教学诊断,诊断学生的口语能力,针对诊断结果提供教学建议。分析学生的口语能力,协助学生提高口语水平。诊断学生的阅读水平,提供阅读建议。侦测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提供修改建议。促进自主性学习:提供写作引导,协助学生布局谋篇、组词造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探究性学习、无缝学习,自我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语言。建立虚拟互动情境:学生在“境”(Virtual Reality),加强在特定的情境下使用适当的语言与特定对象表达沟通的信心和能力。建立基于网络的本地化华文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料库为华文的课程规划、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和语言评鉴服务。正视资讯技术的促进作用将华文的学习和网络世界结合,使之贴近生活:使用资讯技术进行探索、查找资讯,在虚拟网络世界与人沟通、交换信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发地使用语言。感受到华文的学习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3.教材层面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教材:根据学生的生活需求与兴趣来编写的教材。题材应是学生熟悉的,语言应是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能够应付的。
差异性教材:根据学生不同的背景、需要和兴趣来编写。主题、题材、体裁、手法、作业、练习上的不同。大量采用即时性材料,如当天报纸、周刊杂志、广告、宣传手册、娱乐消息、产品说明等。采用网上真实且丰富的信息。
采用真实性语言材料:使华文教材的内容更丰富多彩,华文的学习更活泼而有生气。
新加坡的华文教材做到学习材料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之间距离的“最小化”;促使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并感受到学习这一切语言材料的价值。思考教材对学生的实际意义把握好语言的学习和生活的有机衔接。
4.教学评估层面
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潜能,重视教师的专业意见和看法,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机会。
重视“形成性评估”,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协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华文。
・对学习过程进行持续性评价。教师通过评价数据改进教学:通过对学习单元内容的考察,了解学生当下的掌握情况,找出学生未掌握的部分及原因。能够培养学生自评与互评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每一名学生的潜在能力。·向家长提出建议,协助家长选择下一教育阶段中适合学生修读的华文课程。判断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较公平地对学生的适切课程作出客观建议。
华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着力点
以学习建构为中心:三听三说,从显性到隐性,输入-互动-输出。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交际,沟通为主要目的,交际-与人沟通,文化-传承文化价值观,连贯-与相同语言背景的社群建立联系。
以技能训练为主轴:从听说到读说,从听写到读写。
以资讯科技提供积极学习体验:参与度高,相互联系,重视反思,成为一个积极的终生学习者。
文化教学与传承:适龄性,均衡性,衔接性。
我的华文教学与思考
参加第七期泰国华文教师交流日学习心得
张菊霞-泰新加坡国际学校
众所周知,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的国民在语言能力非常棒,在英语和汉语之间使用的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语言能力如此之好,想必大家都很好奇。带着这样的好奇,本人有幸并参加了泰国华文教师公会举办的第七期教师交流日活动,通过主讲嘉宾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院长符传丰博士分享的《新加坡华文教学的新方向与思考》,对华文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着力点提出了以下建议,现就以下建议,本人浅谈泰国华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看法.
一、 以学习建构为中心,强调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泰国的华文教学,目前呈现的趋势是,越来越低龄化,除政府公立学校以外,私立和国际学校均从幼儿园开设了汉语课,例如,我所教学的泰新加坡国际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均开设了汉语课,平均每周有六个小时,汉语教学从基础的声母韵母声调,日常生活用语到汉语的听说读写,汉语写作等,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但泰国有些学校的汉语课时非常有限,对于每周只有一个小时的学校,汉语课就显得越加珍贵,只能强调学生的听说。所以,在汉语课时的投入上,需加大汉语的投入,增加汉语的学习时间。
二、 以交际沟通为目的,希望学生乐学善用华文华语;
汉语教学内容很大部分就是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学校的课时,学生年龄等,要想找到一本适合本校学生的汉语教材,有点难。加之,泰国学校的对汉语教材有很大的选择权,所以,每所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五花八门。这些教材有来自于中国、新加坡、泰国本土和中泰合编的汉语教材,教材的内容是否贴近生活,适合该年龄段学生,都对汉语教学的以交际沟通为目的有影响。汉语老师,在教学完教材的内容后,应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内容,运用到日常生活交际中,不应照本宣科,教授完教材内容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 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轴强调先听说后读写的教学方式;
我所教学的学校,汉语课在幼儿园初级阶段强调的是先听说,到小学、高中,则强调的是先听说后读写,而且,小学和高中分别有作文课。但是,在泰国,特别是中小学,大部分的学校汉语教学课时非常有限,只能强调听说,而顾及不了读写。不能以先听说后读写的教学方式进行。另外,据悉,泰国汉语教学师资有很大的缺口,对汉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之大,所以,需要培养专业的师资力量,以满足日益剧增的专业汉语师资需求,以提高泰国汉语教学的水平。
四、 运用资讯科技进行教学,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并通过新加坡线上教学的四大原则展开讨论;
通过全球疫情的大爆发,泰国也由以往的线下课堂教学转换到了线上课堂教学。老师和学生也体验了不一样的教学和学习新体验。通过近一年的线上教学,线上和线下教学可以说各有利弊。在以往的线下汉语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便是投影仪、用PPT制作课件教授教学内容(使用图片,视频等助力教学)、利用网上汉语教学多媒体资源等。泰国线上汉语教学利用GOOGLE MEET、ZOOM平台开展教学 、辅助汉语教学的游戏网站(如kahoot /wordwall等)、视频网站等。随着线上教学的时间延长,本人觉得这些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需求了。迫切地需要新科技、新手段来丰富我们的教学。这时就需要大到国家、学校层面,研发新的科技软件来提高并丰富汉语教学,例如此次符院长所提到的新加坡批阅作文的软件等(本人很好奇这是一款什么样的软件哈哈哈)。而目前,在泰国学生的作文批阅都是老师亲自批阅。在批阅作文时,也花费了老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试想,这些时间老师是否可以利用来不断的学习新科技、新的教学方法呢?本人觉得泰国汉语教师要不断创新、学习新科技、新的教学方法,来满足日益变化的汉语教学和学生学习汉语的新需求。
五、 处理好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汉语学习不仅仅只是课本内容的知识性学习,学习汉语还需要学习中华文化知识。汉语教师在汉语教学时,应融入中华文化知识。将中华文化知识发扬光大。那么,身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汉语教师们,也应尊重当地的文化,入乡随俗嘛。如教师和泰国家长见面双手合十,并说萨瓦迪卡等。让泰国人也能感受到你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和尊重.
最后,华文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家庭用语以及学习能力,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学习并能够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从而爱上华文。让学生快乐学习,一直是近年来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的原则和美好愿望。在身负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汉语我一直在努力中。以快乐学习为原则,根据泰国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热爱自由的性格特点,本人在汉语教学中会让学生来表演所学的汉语知识,如情境表演课文;设计汉语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分小组比赛说汉语回答问题等。
另外,在泰国,学生的母语大多是泰语。甚至有些现象是,有些华裔家庭,爷爷奶奶或父母会说汉语,但是到子女这一代,仅仅只能说一点点日常交流的汉语,读写完全不会。平时在家里,子女和父母沟通用泰语。在学校即使有汉语课,课时也非常少,致使子女错失了学习汉语的机会。这一现象不仅让本人觉得很可惜,而且也值得泰国社会和家庭反思。
以上是本人对华文教学的认识与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谢谢!